事实上,作为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来源的房地产投资已自2014年起连续24个月呈下滑趋势。从2015年全年看,房地产投资单月增速一度连续5个月呈现负增长。同时,房地产生产市场前端的土地购置面积、土地成交价款、房屋新开工面积、竣工面积这四个典型指标也连续数月同时出现负增长。
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表示,四项典型数据同时负增长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。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报告也指出,以往“销售启动—资金改善—投资企稳”的传导链条这一次似乎并不敏感,在前二者都已出现明显回暖的情况下,暖意并没有继续延伸到投资端,反映出开发企业对资金运用于拿地和扩大开工等建设活动的谨慎。
数据显示,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占2014年地方政府收入的近四分之一,是地方基础设施投资一项重要的资金来源。房地产市场不景气,对地方财政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地方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的急剧减少。2015年全国财政收支数据显示,2015年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2547亿元,同比减少8840亿元,下降21.4%。而2014年和2013年这部分收入分别增长3.1%和45%。
与此同时,楼市低迷给地方财政带来的压力不仅体现在土地出让收入的下滑,还导致房地产相关税收的骤降。穆迪投资者服务有限公司副总裁诸蜀宁称:“房地产市场疲弱也令地方政府从房地产业获得的税收减少。该行业的税收收入占2014年地方政府税收总收入的40%。”
因此,张大伟表示,中央部委接力地方出台政策救市,预计后续针对房地产的政策依然会频繁出现。
“未来分城施策是政策放松的主要特点。”张大伟表示,目前经济增长缺乏动力,房地产依然是最重要的增长引擎。因此,为应对各地市场分化、需求上涨乏力等房地产市场新常态,因城施策将成为未来房地产刺激的主流。
张大伟预计,房地产市场有望在今年一季度迎接一轮密集的政策宽松,“尤其两会前后各省都将针对房地产库存出台不同力度的政策。”
- 热门楼盘展示》》
- 推荐出售房源》》
- 最新资讯》》